隨著100G技術的快速普及,國內運營商將面臨新一輪的骨干網建設浪潮,對于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,運營商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考量。韋樂平指出,未來5~10年,僅省際干線就有4萬多公里需要更新,選擇哪種光纖至關重要。光纖屬于基礎設施的基礎,一次到位難以變動,需要考慮能夠支撐20年壽命期業(yè)務容量,且對網絡基礎設施的變動最小,應具有很強的前瞻性。相干通信技術的采用,使得制約速率的關鍵不再是CD或者PMD,而是非線性和損耗。為此理論上應開發(fā)大有效面積,低損光纖。但前者兼容性差,出路就在于低損光纖。
巨大成本優(yōu)勢不得不用
據了解,低損耗和超低損耗光纖分別減少跨段損耗2和3dB,3dB折合成跨段數可加倍,相當總傳輸距離可延長100%,或折合成跨段數不變,每段延長17%,總傳輸距離也延長17%,已無任何手段有這樣的收益。從這一層面來看,已經具備一定成本優(yōu)勢,若能省一個80波100G再生站,即可節(jié)約數千萬元,速率越高,可省的站越多,成本優(yōu)勢越明顯。
根據中國電信現網模擬計算的結果來看,低損耗光纖相比普通光纖光纜工程成本增加不到1%,而100G和400G系統(tǒng)由于站數減少,反而可以使總的傳輸系統(tǒng)成本降低約10%(10億元)。超低損耗光纖相比普通光纖,光纜工程成本增加不到10%,而100G和400G系統(tǒng)由于站數明顯減少,反而可以使總的傳輸系統(tǒng)成本降低約20%(25億元)。
韋樂平進一步指出,低損耗光纖可以在成本增加極少的前提下,減少系統(tǒng)成本,優(yōu)勢明顯,近期可以立即采用;超低損耗光纖可以在光纖成本增加不多的前提下,明顯減少系統(tǒng)總成本,優(yōu)勢更明顯,理應立即采用。但是考慮產業(yè)鏈風險,可以先試點,再擴大應用。
華星合金電纜專業(yè)生產鋁合金電纜,作為可信賴的電纜企業(yè),公司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電力傳輸產品,從芯開始,用心服務。